PMI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代表团中国行圆满落幕
近日,由PMI撒哈拉以南非洲区董事总经理George Asamani率领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代表团圆满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在为期一周的行程中,这支由南非公共工程与基础设施部、南非项目管理与建造专业委员会(SACPCMP)、南非大学学者等政企学领袖所组成的代表团在PMI(中国)团队的组织和陪同下,与PMI全球高管理事会成员——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恒宝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CCC)等全球基建与科技巨头展开战略对话,并赴清华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此外,代表团还专程拜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就国际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代表团访问的第一站是全球基建巨头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CCCC)。中国交建四十余年来为非洲基础设施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西非最大集装箱码头阿比让港,到埃塞俄比亚首条高速公路,再到推动肯尼亚GDP增长1%的标志性工程——蒙内标准轨铁路。代表团表示,期待借鉴中国交建在大型基建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并与中国交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升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代表团参观中国交建展厅
代表团随后参观了北京昌平TBD再生水处理厂。这座占地约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水处理设施,凭借其每日10万吨的污水再生处理能力,以及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统,向非洲代表完美诠释了中国在绿色基建领域的创新实力。值得一提的是,该厂仅需23名运营人员即可维持高效运转,为正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非洲国家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本。
代表团参观北京昌平TBD再生水处理厂
代表团的第三站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CPECC)。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向代表团分享了其严谨成熟的项目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历经多年跨国复杂基建项目锤炼,已形成标准化运作流程。虽然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业务网络已覆盖非洲多数国家,但在南非等重点新兴市场的业务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非洲代表团代表表示,若辅以适宜的合作伙伴和政策框架,中非能源基建领域的合作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将为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代表团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代表合影
代表团随后访问了恒宝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围绕项目管理展开深度交流。尽管存在语言差异,但专业的项目管理体系成为了沟通的桥梁。代表团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探讨了项目交付流程优化、风险管理模型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并就行业面临的挑战交换了宝贵的意见。
代表团与恒宝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合影
代表团的第五站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访问中,中兴通讯围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交流。中兴通讯向代表团系统阐述了企业发展历程、经营数据以及供应链、全球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整体实力及最新成果等内容。代表团代表PMI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董事总经理George Asamani先生也向中兴通讯介绍了非洲大陆的当前经济发展图景与项目管理人才培育需求,特别指出在偏远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标准化管理流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等。通过知识共享与经验互鉴,双方在项目管理体系优化、区域市场拓展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也为构建更紧密的全球项目管理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代表团与中兴通讯代表合影
在结束对中兴通讯的参访后,非洲代表团转赴清华大学建筑系进行学术交流。清华大学老师们分享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国家大型水利项目的成功交付等案例,激发了代表团成员的热议和讨论,双方并就推动中非学术与工程实践合作交换了意见。代表团表示,期待与清华大学保持沟通,共同探索适合非洲城市发展的技术解决方案。
代表团与清华大学建筑系进行交流
代表团此行最后一站到访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在会谈中,双方围绕国际先进知识体系引进推广、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交流,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问交流,双方能够在人才联合培养、智力资源互补、知识体系推广等方面挖掘出更多合作机遇,携手构建更为紧密、高效的中非人才交流合作网络,为中非共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强大的智力保障。
代表团的两位代表PMI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董事总经理George Asamani 先生以及南非项目与建造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席运营官Sindi Kwenaite女士还在6月27日北京举办的2025中国PMO高峰论坛中发表了精彩演讲,非洲PMO在资源受限环境下的创新实践以及从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非洲建筑项目的特点与困境的精彩演讲,为本次代表团的访华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PMI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董事总经理George Asamani 先生与南非项目与建造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席运营官Sindi Kwenaite女士在2025中国PMO高峰论坛发表演讲
此次为期一周的中国之行,PMI非洲代表团先后走访了多家中国顶尖企业及高校,深入考察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经验。中国以开放的姿态,不仅向非洲伙伴展示了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更分享了发展思维的革新之道;非洲则向中国呈现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新图景——这里的潜力远超越资源禀赋,这里的未来由共同创造定义。